今年5月,上海市宝山区慈善基金会向14名困难大学生发放了第一次助学金。这份爱心来自宝山区大场镇居民——98岁高龄的蒋孔悌和其91岁高龄的爱人赵琴。去年年底,夫妇二人向宝山区慈善基金会捐款4.2万元,结对资助14名困难大学生。
这只是夫妇二人十余年里无数笔善款之一。自2010年从报纸上获悉汶川地震灾区困难大学生的困境后,夫妇二人省吃俭用,将积攒的100多万元退休工资捐赠给新疆、青海、宁夏、广西、四川等15个省市的贫困大学生,已帮助130多名大学生圆了“求学梦”,用他们60多年的伉俪情深和初心坚守,携手共筑大爱无疆。
一篇报道,开启十多年慈善路
(相关资料图)
其实,老两口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1985年,两人退休后靠着退休工资生活,赵阿姨身体不大好,一直饱受病魔困扰,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甚至神经瘫痪接踵而来,每个月看病吃药的费用不少。
患神经瘫痪那一两年里,因为无法走路,赵阿姨基本都在轮椅上度过。当时,蒋老伯几乎承担起了所有家务,每日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顾患病的赵阿姨……为让老伴早日康复,他常常推着轮椅带赵阿姨去附近公园锻炼身体。直到2010年,赵阿姨的病情才逐渐好转,这个备尝艰辛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慢慢好转。
经济状况好转后,夫妇两个每月的收入有了节余,他们便琢磨着怎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10年的一天,蒋老伯看到报纸上一篇“手拉手慈善助学”活动的报道。报道中,汶川地震灾区9名困难大学生的困境,深深吸引住了老人的目光,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天,他就和老伴商量,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这些孩子们,完成他们读书的心愿。
第二天一大早,夫妇二人带着身上的积蓄,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决定捐款资助这些困难学生。两位老人认真翻看孩子们的资料,心中涌起阵阵波澜。“这些孩子的家庭都很贫困,有些甚至是孤儿。但是他们都很优秀,学习刻苦,我们实在是无从选择,丢下哪个孩子都感到于心不忍。”因为手头资金有限,两位老人只能先选择资助9名汶川地震灾区困难大学生和1名孤儿困难学生上学。
半年后,老两口第二次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这次,他们选择了15名孩子作为资助对象。又过了一个月,老人第三次来到慈善基金会,又资助了15名孩子……
自从走上慈善之路,老两口的退休工资除了基本生活外,绝大部分都用在了家庭困难孩子身上。“每个孩子每年2500元,让一个孩子读完大学需要1万元。我们既然决定做,就要把好事做到底,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顺利毕业,不能半途而废。”蒋老伯说。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看到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解放军战士千里驰援,建设工人连轴施工,环卫工、社区工作者、快递员……坚守岗位,老两口坐不住了,多次来到居委会捐款,先是捐出了2000元特殊党费,随后又拿出4万多元。当支部书记得知这4万多元是用于下一阶段贫困学生的学费时,不愿再收,而蒋老伯非常坚持,说学费他可以再筹,自己的生活问题自己会克服,现在国家遇到了困难,他不能袖手旁观。
为了孩子们,老两口省吃俭用。去市慈善基金会,两位老人都是地铁+步行,不舍得打车。2021年3月10日上午,96岁的蒋老伯和89岁的赵阿姨又一次乘地铁来到徐汇区淮海中路上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捐赠了7.2万元,结对资助24名贫困大学生。这24名学生是蒋老伯3月8日来到爱心窗口花了2个小时挑选的。10日,他和老爱人一起前来确定资助。
近几年,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市、区慈善基金会每次总是上门服务,了解老人的捐助意愿,帮助老人办好手续。
尽管省吃俭用,但有时助学金还是不够,怎么办?老两口便想着向儿子和女儿去借。“好在子女们也很支持我们,我们问他们要,他们就拿出来。”
从2010年至今,两位老人一共资助了130多名孩子,累计捐款100多万元。而每一次热心捐款,他们都不留真实姓名,只留下两位老人的姓——“蒋赵”。
如今,受资助的很多孩子已经大学毕业,有的还在继续攻读研究生,有的曾赴美、日等国留学。
珍藏孩子们来信,共同守护初心
支撑两位老人携手共谱无私大爱的是两人60多年的伉俪情深。1962年,赵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蒋孔悌,并喜结连理。蒋孔悌出生于革命世家,父亲解放前是地下交通员,而他20多岁便在家乡浙江加入浙南游击队,解放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他们一见如故、两情相悦。
同年,赵琴为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经组织照顾,从萧山调回上海,在川沙宝华毛巾厂工作。
夫妇二人都是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充满着深厚感情。闲暇时,两人在家中读书看报,翻看资助学生寄来的信笺和照片,感受着岁月静好。
老人的家中珍藏着一个包裹,里面有他们每一次慈善义举的凭证:汇款单、捐款收据……记录着他们十多年来爱心的播撒。其中还有一本本相册和一叠厚厚的信函,那是受资助的孩子们写给老人的信,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听叔叔说,爷爷奶奶生活都很简朴,但为了招待我们,才买了好菜好肉,不然平时会舍不得吃。我很感动……”
“谢谢四年来,你们对我的关心,如今我已顺利毕业,准备到北京继续学习。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无以回报,只好寄一些家乡特产……”
这些信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孩子们就读于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学习优异。为了让老两口看清楚,信里的字有些写成乒乓球大小。
两位老人时常翻看这些信笺和照片,每次总会感到特别满足和愉悦。
蒋老伯说:“这些孩子就像我们的孩子,看到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像看到自己孩子获得成功那么高兴。也许大家都觉得是我们在一味地付出,但事实上看到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成长、成功,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满足,这就是他们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每逢佳节来临,两位老人还会邀请孩子们到家里吃饭,聊家常,激励他们用心学习,彼此像亲人一样。赵阿姨说:“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帮助是互相的,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心中会收获感动,而你心中也会收获快乐。”
两位老人的感人事迹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先后获得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感动上海人物、全国妇联最美家庭、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